基金会与南京理工大学签订2019-2020“伯藜助学金”资助协议
发布时间 :2019-05-10

4月26日下午,江苏陶欣伯助学基金会理事长李建伟、秘书长张利伟、行政总监贡国芳、项目主管高冰宁一行4人来到我校,就2019年“伯藜助学金”的设立与学校签订合作协议。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张骏、副书记席占稳、对外发展与联络部主任王虎、学工处处长龚建龙、副处长王渤以及部分学生代表参加了签约仪式。签约仪式由龚建龙主持。

TIM图片20190510141307.png

张骏代表学校致辞。他首先感谢江苏陶欣伯助学基金会多年来对南京理工大学人才培养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简要介绍了学校学生资助工作基本情况,并回顾了该校与基金会的合作历程。张骏指出,该校高度重视学生资助工作,秉承“自强 诚信 感恩”的工作理念,按照“强基础 拓资源 促育人”的工作思路,建立了“奖、助、贷、补、减”全方位的资助体系,全面贯彻落实各项资助政策,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顺利成长成才提供坚实的保障。张骏强调,陶欣伯老先生勤勉奋进、求真务实,具有深厚的家国情怀,虽尚未谋面但敬仰之情已油然而生。“伯藜助学金”的实施,不仅从经济上缓解了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压力,更为重要的是,在“伯藜学社”这个爱心社团中,培养了他们自强不息、乐观进取、感恩奉献、服务社会的精神,使他们感受到学校和社会的温暖,实现了资助与育人的有机融合。学校将始终注重加强对受助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引导学生珍惜“伯藜助学金”给予的爱心资助,诚实做人、踏实做事,刻苦学习、奋发向上,用优异成绩来报答陶老先生和江苏陶欣伯助学基金会的深情厚望,努力成长为国家的有用之才。最后,他真诚地祝愿江苏陶欣伯助学基金会事业蒸蒸日上,祝陶老先生健康长寿!

A86Z1107_meitu_1.jpg

江苏陶欣伯助学基金会李建伟理事长代表基金会感谢学校一直以来对基金会各项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她指出,近年来,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南京理工大学在人才培养、服务社会、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取得了显著成绩,学校步入了全面发展的快车道。特别是2018年,王泽山院士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为学校、为江苏、为国防科技行业赢得了荣誉,王院士“一辈子只做一件事”的执着令其深受感动,这也和基金会的工作理念不谋而合。陶老先生多次强调并要求基金会要做到“两个永久”:一是要把陶欣伯助学基金会永久地运行下去,第二个就是跟高校的合作要永久地开展下去。基金会将进一步完善与学校的合作机制,做好顶层设计,做到把握学生需求要精准、项目设计要精准、角色定位要精准,在形式和内容上更自然、更开放,配合学校共同做好学生培养工作。

A86Z1071_meitu_2.jpg

该校“伯藜学社”社长、理学院2016级“陶学子”王瑞同学代表学社汇报了去年一年工作开展的情况。在今年基金会“伯藜之星”评选活动中,校计算机学院2016级孔昊同学以其优异的表现被评为“励学之星”,基金会各位老师为他颁发了荣誉证书,并鼓励他再接再厉,争取更大的进步。最后,席占稳副书记和李建伟理事长共同签订了“伯藜助学金”合作协议。

22_meitu_4.jpg

签约仪式结束后,双方进行了座谈。席占稳副书记充分肯定了基金会多年来在“陶学子”培养方面做出的努力,感谢陶老先生对受助学生“雪中送炭”。他指出,学校和基金会要进一步明确定位、加强协作,培养具有“自强”和“感恩”这两个鲜明特质的“陶学子”。龚建龙处长建议要结合国家重大节日开展主题教育,同时要加强对“陶学子”的心理健康辅导;张利伟秘书长提出基金会要设计“嵌入式”项目,融入学校培养体系,同时在活动中应注重发挥专业教师的作用。双方还就“伯藜学社”建设以及日常活动的开展交换了意见和看法。

江苏陶欣伯助学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是一家非宗教性、非政治性的非公募基金会,由新加坡著名实业家陶欣伯先生于2006年创办。基金会秉承“发展教育事业,资助贫困有志、奖励品学兼优;鼓励回乡创业,服务基层社会”的宗旨,在江苏22所高校设立“伯藜助学金”,成立“伯藜学社”,受助学生以“陶学子”的身份加入社团。南京理工大学与基金会的合作始于2012年,基金会按照每年50人,每人每年5,000元的标准一助四年。截至目前,该校受助学生累计达320人,资助资金累计达491.2万元。在已经毕业的200名 “陶学子”中,104人考上或保送研究生,深造学校包括上海交大、复旦、浙大、人大、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国内外名校,其余96人都顺利就业,较好地达到了校会双方的培养目标。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