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不请自来,爱心会聚助推乡村教育——2018伯藜支教以难忘收尾
发布时间 :2018-10-06

111.jpg

硬件虽有改善,然而在编教师缺乏;

体育之外,副课名存实亡;

学生背功不错,然而谈不上理解;

留守儿童居多,家庭无力支持课外培养……

以上种种,都是2018伯藜支教所面对的乡村教育现状。2018伯藜支教,基金会共审批立项资助18个伯藜支教团,分赴位于江苏、河南、贵州、安徽、广西五省的18所学校,开展以提升素质、开拓视野为诉求的义务支教,希望能对当地的教学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6月28日至8月7日期间,各伯藜支教团相继完成了一系列特色鲜明的暑期课程教学,与孩子们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假期,共同成长。

临别调查,家长说了掏心窝子的话

222.jpg

7月29日,眼看对河南省周口市邯郸县东风乡刘小庙村西陈小学的支教活动就要结束了,江苏科技大学伯藜支教团的队员们抓紧时间展开了一次家庭回访。

“支教结束了,孩子有什么改变吗?”

“每天一睡醒,两个孩子就急着要去学校。他俩现在特别懂礼貌。”王淑涵(一年级)、王子涵(二年级)的爸爸说。

“她(刘欣悦,一年级)一回家就画画、背书,还打电话背古诗给爸爸妈妈听,懂事很多。”奶奶显然很开心。

“他(查康康,六年级)每天回家就说老师今天教了些什么,还说老师上课很生动,可以学到平时上课接触不到的东西。”爸爸说。

刘念(六年级)爷爷一个劲表扬:“回家看电视也少了,也帮我们干活了,更懂事了!”

……

“如果给本次支教打分,您打多少分?”

“10分,真的,我说的都是掏心窝子的话。”刘嘉泽、张星雨(一年级)的爸爸舍不得支教团离开。

“您觉得此次支教还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

“你们下年能再来,就更好了。”刘子琪(四年级)、刘宇浩(一年级)奶奶殷切表示。

带队老师徐代勋、队长赵祥冉、队员陈春艳和张婷一边记录一边感动着,收获到这样的“掏心窝子话”,支教过程中所遭遇的种种波折、前期筹备所付出的大量心血也算是值得了。

追求素质教育,当地校长已成伯藜粉

得到了家长的肯定还不够,支教地学校又是怎样看待伯藜支教呢?

今年是南京工业大学伯藜支教团连续第三年在河南省商丘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第五初级中学开展义务支教活动。校长邵志华早早勉励同学们珍惜这次机会,积极踏实把握和利用好支教课堂;他还称赞支教队员是具有服务社会精神的新时代大学生。

理解升学压力,正视应试教育,挑战素质教育——南工大伯藜支教团行前便给自己制定了“探索短期素质教育对青少年的影响和教学成果”这一调研目标。在支教团所设计的教学方案中,突出了文体百科和通识教育,鼓励学生寻找自己的兴趣,发展个人特长和爱好,激发学习兴趣,以此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不仅如此,为锻炼孩子们的演讲能力,支教团还开展了课间三分钟演讲,举办了读书分享会;为培养团队协作能力,举办了趣味闯关校园越野比赛;为增强生存能力,还普及了地震逃生知识并举行防震演练。为拓宽大家的知识面,支教团前期募集、本次捐赠了588本图书,丰富了校图书室藏书……

在结业汇报演出时,邵校长风趣地对学生们说:“这次支教,可比你们参加一个课外补习班价值高多了!你们学会了更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是无价的。伯藜支教团就是你们学习的范例。”

特色鲜明,没有支教团可以轻松复制

333.jpg

经过前期选拔、培训、老队员带教、撰写教案、试讲、家长会等种种环节后,各支教团形成了鲜明的教学特色,没有哪个可以被其他团队轻松复制。

在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章广小学,南中医伯藜支教团贯彻了“中医进小学”的支教主题,南中医学子发挥各自的专业特长,身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承者,把中医药传统文化带到了支教点。本期开设了中药学和食疗学两个特色课堂。

支教团的授课方式寓教于乐,以讲故事、听音寻药、看视频等形式融入教学,让孩子主动探寻身边的常见中药,让知识与味蕾紧密结合,促进同学们在快乐学习的同时继承传统中医药文化。

在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码头镇仲弓村,淮工伯藜支教团选择“把科学带进乡村”,每周设置4节自然科学课,低年级以认识自然界为主;高年级以做实验、学原理为主,用触手可及的生活用品展现一个又一个有趣的物理和化学现象,引领同学们步入科学的殿堂。

“我们想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切身感受到科学的魅力与力量,希望在孩子的心里种下科学的种子,让科学在这片土地生根发芽。”队长杨满意如是说。

南京晓庄学院伯藜支教团的队员们多为科班出身,来自教师教育学院,具备专业训练经历,教起课来得心应手,受到孩子们的欢迎。孙慧华说:“之前我上过趣味数学课。在这次支教中,我着重加强学生们学习数学的兴趣,锻炼他们计算和解答难题的能力,提升学生对于数字的敏感度。”

在南京市溧水区石湫街道桑元蒲小学,他们组织了一场妙趣横生的辩论赛,争论玩王者荣耀的利弊是非。对于孩子们来说,辩论赛是新生事物,因此他们心生向往,参与热情高涨,小手一个比一个举得高。

伯藜支教进入第五年,通过老队员的传承与经验的持续积淀,每一年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案均在以往基础上更上层楼。

外脑支援,爱心会聚助推乡村教育

555.jpg

默默地,没有要求任何回报,来自社会各方的优秀教师自发地支援着2018伯藜支教项目。

南京理工大学伯藜支教团的队员们都夸带队老师夏旭彦,说她凡事亲力亲为,是支教队的好榜样。

笑容甜美的夏旭彦老师是南理工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辅导员,她连续两年带队伯藜支教团,并兼任国学课老师。第二周不巧生病重感冒,但她仍然坚持留校工作。

理由呢?夏老师说:“两年来,我和队员们一起在乡间倾听孩子们的成长故事,传递外面世界的精彩讯息,播撒充满梦想的种子,在切身感受之后,我们更加希望用自己的绵薄之力助力农村教育。”

7月17日,在江科大支教点西陈小学,江科大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博导孟庆亮教授为小学生们带来了一次成长分享。

孟教授用河南方言与同学们交流,原来他是大家的同乡,也是优秀的榜样。他以学士、硕士、博士学位为引,讲述了自己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二考中科大少年班的经历,激励着孩子们努力学习奋发向上,早日学业有成,走出家乡,回报家乡。

南京市建邺区优秀青年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王颖老师的志愿加盟,为南京中医药大学伯藜支教团在章广中心小学的支教提供了莫大的助力。

她承担趣味语文的教学,第一堂课就教孩子们体验何为课堂仪式感。通过整齐而洪亮的问好,老师与学生之间也构筑了对彼此的尊重。以规则为标,以尊重为本,以商量为道——这节课上,王老师不仅向同学们讲解了知识,更为同学们树立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南京市师德标兵、市语文学科带头人季锋老师也来了!初次相会在语文课堂,季锋老师在黑板上写下“说错了,算我的”为开头,鼓励孩子积极发言。季老师以《西游记》中的“三打白骨精”片段为蓝本,教授阅读的方法,鼓励同学们大胆尝试演绎文章,还原文章中的故事情节。

由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特等奖获得者引领学习,学习成为一件如此快乐的事!

反哺乡村,踏实走过这一片土地

444.jpg

陶学子们都清楚,伯藜支教不仅是一次辐射22所高校的公益行动,而且是一次有针对性的个人能力试炼,更是一次鼓励大家以教育扶贫的形式反哺乡村的集体感召。每年都有众多陶学子报名参加选拔,但选拔标准严格,最终正式成员每个队永远只有10名。

有幸参与2018伯藜支教的陶学子们,对这段体验和锻炼感触颇深。

伯藜支教必要吗?淮工学子是第二年在仲弓村支教,这里是淮安首批的扶贫村,村里75%以上的孩子都是留守儿童,大多比较胆怯,害怕与人交流。盐师学子发现,港城初级中学一个班学生人数可达80人,且升学率较低,辍学率较高;去年近500名初三学生,只有30人左右升入县重点中学。晓庄学子看到,桑元蒲小学虽然拥有塑胶跑道,但全校仅有3名在编老师。南工学子有些震惊,在周集乡第五初级中学,副课名存实亡,只有1名体育老师,音乐美术老师空缺,更谈不上科学等科目了。

归根结底,伯藜支教希望带给孩子们什么?江科大伯藜朱顺鹏总结为三个给予:“这里的孩子多半是留守儿童,平时缺少陪伴和必要的成长引导,作为他们的老师,我能做到的就是给予他们现在的陪伴,给予他们对广大世界的认知,给予他们走出这片深爱着的土地勇气与信心。”

陶学子总能第一时间理解当地的孩子,感同身受。“这里的孩子热情却又羞于表达,活泼却又内向,努力学习却又厌烦学习……这是农村孩子普遍存在的问题。心理素质缺陷是长大之后难以弥补的,内心的自卑会让他们与同龄人差很多,也会失去很多机会,真心希望我们的教育事业能够想办法去弥补农村孩子这一心理缺陷,让他们健康成长。”盐师伯藜张梦帅这样认为。

一旦与孩子们成为朋友,支教队员愈加舍不得离开。“不得不承认,我们能给那些孩子们带去的实在是太少太少了,唯有真正地从政策去改变,真正给他们生长的环境带去改变,才能让他们完全成长起来,这也是整个社会所必须重视的。”盐师伯藜干家轩总结说。

“这里,

有一抹青春亮色,有童声笑语阵阵,

有风里雨里,仍在等你的我们。”

大多数支教团选择在文艺演出中洒泪离别,2018伯藜支教挥别乡村热土,在渐浓的秋意中充实自我,蛰伏待来年。

TIM图片20180914130612.png

 

供稿:各校伯藜支教团

编辑:郭蓓蓓 蒲思宇 刘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