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藜沙龙”——积极和平与冲突化解
发布时间 :2016-03-03

3月2日下午,本年度第一期伯藜沙龙活动在基金会举行。本次沙龙特邀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导师刘成教授作为主讲嘉宾,就积极和平与冲突化解为题,和来自各项目合作院校的31名陶学子进行了精彩分享。

演讲开始时,刘成教授询问了大家对于非暴力与和平这两个词的理解,并告诉大家21世纪的国际社会,尤其是联合国非常重视在青少年群体中推广和平教育,倡导各国人民遵守种什么因得什么果,只有通过和平的方式去化解冲突才能获得积极和平的成果。他又通过图解的方法向大家阐述世界上各个文化、宗教、民族以及个人最终都会平等地进行合作,并没有一个群体比其他群体更优越。接着,他通过暴力三角为听众重新定义了暴力这个词,而平日里直接的、看得见的暴力只是其诸多表现形式的一种,而结构暴力(如社会不平等所导致的贫富差距)及文化暴力(如歧视行为)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都存在。江苏陶欣伯助学基金会是在努力化解中国的结构暴力,给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机会,而这一行为也是在减缓由结构暴力最终可能爆发的冲突。

解释完暴力与冲突后,刘老师又带着大家再次理解和平是什么,和平又分为积极和平与消极和平两种。消极和平需要通过战争所获得,积极和平则通过和平的方式去解决矛盾,后者才是今后发展的趋势。同时,他通过英国全民医疗法案的例子告诉大家积极和平不仅仅是没有战争,而是人民可以享有富裕、体面的生活。 刘教授又举了一系列微观的例子,向大家说明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积极和平的创造者,尤其是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并为陶学子们介绍及分析了解决问题的几种方式,即回避方式、退让方式、竞争方式、问题解决方式等。最后,刘老师向听众们介绍了禁忌区模型,解释了战争在某一时刻通过不可逆转这点后走向禁忌区,并大胆预言战争的消亡会在未来的一百年内实现。

前来参与伯藜沙龙的陶学子们在演讲结束后积极互动并向刘老师提问,探讨了包括作为个人如何向别人传递和平学概念、生活中的冲突解决、军事强国及人生道路选择等问题。刘老师一一耐心解答并希望更多人加入到和平传播的队伍中来,为子孙后代营造更和谐的环境。本次活动不仅为陶学子们打开了国际视野,也注入了一股正能量,使他们对未来拥有和平的环境充满信心。

(供稿:周思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