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期伯藜沙龙——恋爱指南5.20
发布时间 :2018-12-10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恋爱中感到困惑,到底什么样的人最适合自己?怎样维持一段良好的恋爱关系?恋爱有着感性和理性结合的特质,其中也确实存在规律性的思考方法和行为模式,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得到提高的。2018年12月7日下午,第32期伯藜沙龙——恋爱指南5.20在基金会大会议室成功举办。为了让大家都能主动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能敞开心扉接受恋爱中起起伏伏的情绪,所以本期沙龙我们邀请到南京师范大学裴涛老师为同学们分享。

裴涛老师现任南京师范大学专职咨询师,曾参加中德班认知行为治疗(CBT)连续培训、中美认知行为治疗(CBT)连续培训等;其科研成果曾被《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报纸报道,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本场沙龙由基金会高冰宁老师担任主持人,来自江苏经贸、南理工、南师大、南特、南医大等5所项目合作院校的26位陶学子前来参加,并与嘉宾在现场展开了热烈的交流与讨论。

111.jpg

活动伊始,高老师给在场男生做了一个求生欲大测试,在男生的爆笑回答中,气氛逐渐热烈,同学们也渐渐放松了下来。裴涛老师首先询问大家带着什么样的问题前来参加本场沙龙,同学们纷纷踊跃提问“分手后走不出来怎么办?”“为什么女生总是比男生爱得更投入?”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可见同学们在恋爱关系中还在不断摸索。

裴涛老师解释,首先要对自己进行性别角色认同;其次,通过分析每个年龄段对异性的认知,他提醒大家我们的审美观是随着年龄变化不断变化的,这导致我们的择偶标准也在不断变化而非稳定不变;第三,男女的审美观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在恋爱之前,明确你追求的对象的审美标准是否和自己处于同一时期是非常关键的。”裴老师说。

此外,裴涛老师也给大家分享了一些干货。恋爱是一种亲密的人际关系,研究表明,恋爱关系是婴儿时期依恋关系的延续,所以我们可以从依恋类型分析大家处理亲密关系的方式,比如,如果一个人是安全型依恋,那么他在恋爱中会表现较好,更能包容、尊重爱人,给予对方空间。其他还有逃避型依恋、焦虑型依恋以及混乱型依恋。通过分析自己属于哪种依恋类型,在场的同学们能够更加理性的看待恋爱中出现的问题,找到更好的相处方式。

沙龙进入尾声,裴涛老师就大家心中关于恋爱的困惑进行正面解答,这个环节产生了很多共鸣,气氛一度十分热烈。有同学提出,自己的男朋友身边异性朋友很多,缺乏安全感;裴涛老师从依恋关系角度出发进行了分析,认为异性多有利于塑造性别角色,在恋爱中更能找到TA的恋爱角色;有同学说自己找不到对象,却被裴老师一针见血的指出他不参与社团活动,裴老师说如果找对象是你的强烈诉求,就应该主动出击,有效地利用可控资源进行选择。

“学会沟通”“学会赞美对方”,裴涛老师在沙龙中频频提及,也是他希望大家能够在恋爱中掌握的技巧。学会关心对方——言语背后表达的真实意思是,学会如何真诚地赞美对方,学会怎么吵架才不伤感情,有了这些真实的技巧而不是套路,相信大家一定能收获那份美好、纯真的爱情。


撰稿:郭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