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自我探索”的奇妙之旅
发布时间 :2019-09-27

第35期伯藜沙龙举办后记

我们常用友善、细心、谨慎、果敢这些词语来形容他人,为人贴上小小的“标签”,以此来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他人,促进人际交往的发展。可是,很多人并不十分了解自己,我们很难用这些词来定义自己。所以,探索自我就变得尤为重要。

为了帮助陶学子发现自身的性格和行为特质,更好的认知自我,江苏陶欣伯助学基金会特邀国家心理二级咨询师、DISC认证讲师张斌主办了一场主题为“自我探索”的沙龙活动。本次活动吸引了来自江苏科技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多个高校的陶学子积极参加,令人惊喜的是,张利伟秘书长及几位基金会的老师们也和同学们一起,携手体验了一场“自我探索的”的奇妙之旅。

介绍卡片_meitu_9.jpg

奋笔疾书_meitu_5.jpg

互相认识_meitu_7.jpg

你好呀_meitu_11.jpg

卡牌游戏 (3)_meitu_10.jpg

活动伊始,主讲人张斌请每人选择两张图画卡片来象征自己,然后最少找9位在场的人交流分享。刚开始可以看出来大部分人都有些拘谨,只是和就近的人分享,渐渐地,开始迈出自己的小圈子,在整个场地寻找同伴来互相认识。有人用图上的海鸥来表达对自由的渴望,有人用繁星满空来获得心灵的宁静,贡老师的卡片上有一大一小两名求学者,他用年龄大的那个来代表自己,想要活到老学到老,令人敬佩。总之,每张卡片都被赋予了属于自己的独特含义,迈出了认知自我的第一步。

短暂的热身后,张老师带领大家认识了四位神秘的新朋友,每个小组根据张老师的指示,从人物的行为入手,开始激烈的探讨这四位人物性格上的优劣势。每个成员都积极地投入进去,深入的剖析人物性格,用词精准,金句频出。随后,每个小组的代表便上台汇报成果。大家一致认为“胡先生”属于“君主式”的人物,果敢有远见,却也经常忽略他人的感受;“康女士”则像一名支持者,富有爱心和同情心,善于为他人着想;“毛女士”和“孔先生”则更适合思考和社交。

分析到这里,大家都对四类人物性格特征建立了感性认识。接下来,张老师系统的讲解了DISC理论的起源和理论内核。D代表dominance(指挥者),I代表influence(影响者),S代表steadiness(支持者),C代表compliance(思考者),相应的每种人格都有自己鲜明的特征和相处之道。在给上述四位人物贴上相应的标签后,细心的张老师观察到墙上写的基金会宗旨,结合他自己对基金会老师的接触,他为基金会拟人化的贴上了“S”型标签,意为服务和付出。大家纷纷开始反思自我,究竟自己是哪种人格。

我们会发现,每个现实中的人都是复杂的,这四个维度在我们身上都存在,只是在不同的情景中,所占比例不同。加之每个人都在成长,人格特征可能需要半年测试一次。总之,虽然很难用单一的人格来概括,却可以帮助我们很好的认识自己和他人的行为特征,扬长避短,这也是DISC的核心意义。

最后,张老师带领大家进行了一个有趣的实验,每个小组在30分钟之内破译一组图画卡片中隐藏的数字密码,“解码”数量多者则胜出。当然,更重要的是学以致用,在游戏中观察每个小组的行为特征,判断大家在互动中体现出何种人格。观察4个小组的表现很有意思:每组策略各不不同,有的敢于冒险和尝试,有的比较稳妥,而有的则另辟蹊径,寻找突破。这个游戏既有趣又富有挑战性,现场的氛围一时分外热烈,通过切身体验,大家更深刻的领悟到了DISC的内核,寻找到探索自我和人际交往的一把秘钥,收获颇丰。

张斌 (3)_meitu_12.jpg

张利伟秘书长_meitu_13.jpg

大合照_meitu_4.jpg

南中医的方婷婷已经是第五次参加“伯藜沙龙”了,她说:“测试报告把我的特征分析得鞭辟入里,老师也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帮助我更好的认识自己,这次的沙龙相较于之前更有参与感,很有收获,不虚此行”。不仅是她,相信每一位参与者也都对自己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自我探索”是一段漫长的旅程,希望经过今天的启发,陶学子和老师们都学会如何正确的看待自己,和自己友好相处。

撰稿 赵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