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支伯藜支教团重新起航,续写属于伯藜的夏天
发布时间 :2023-05-30

2023年是“伯藜支教”项目诞生的第八个年头,今年将有170余名陶学子组成的17支“伯藜支教团”奔赴全国9个省份的17所乡村学校开展“伯藜支教”项目。为进一步帮助各校“伯藜支教团”做好筹备工作,提升“伯藜支教团”的服务水平,加强各校“伯藜支教团”间的交流与合作,基金会在5月27日—28日举办了2023年“伯藜支教”培训班,共有33名“伯藜支教团”代表参加了本次培训,度过了两天一夜的知识充电之旅。

合影2.jpg

本次培训的课程设计旨在为缺乏经验的“伯藜支教团”队员提供支教所需知识、经验、技能,构建支持伙伴网络,加深项目认识,全面提升能力素养。基金会特邀南京农业大学伯藜学社指导老师杨思思、成都生长时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品牌运营合伙人陈思佳、2022年淮阴工学院伯藜支教团队长李士苑、江苏大学伯藜支教团队长栾雷雨、江苏科技大学伯藜支教团队员张升鹤、扬州大学伯藜支教团队长王园丹以及基金会的多位老师参与分享,培训内容干货满满。

老友们.jpg

第一天的《开班讲话》环节,基金会江君老师解读了基金会举办“伯藜支教”的初衷和意义;鼓励大家在支教过程中带领好团队,克服困难,给当地的小朋友播下一粒种子,陪伴他们度过一个愉快的暑假,“给他们一片看得见的天空”。

杨思思.jpg

“带队老师分享”环节,杨思思老师结合自身带队经历,从南京农业大学支教团的发展历程、支教团成员需要重点关注的事项等方面出发,为大家解答了在支教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江君.jpg

安全是支教过程中的重中之重,江君老师在“安全教育”环节为大家敲响了安全警钟。他从支教安全是什么、安全风险的防范、安全问题处理等方面介绍了在支教中常见的一些安全问题,并用头脑风暴的方法带领大家梳理了在支教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以及应对策略。

真人图书中景.jpg

“真人图书馆”环节,三位往届“伯藜支教团”队长分享了他们支教过程中关于“支教课程安排”“支教中的第二课堂”“支教支线活动”方面的经验。在基金会沈梦妮老师的引导下,现场学员分成小组进入3位老队长的分享场域聆听他们的分享。一轮分享结束后,学员们又经历两次换组,与每一位老队长都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和讨论。

宣传.jpg

而后进行的“支教宣传”环节,2位往届“伯藜支教团”成员从“如何成为宣传管理达人”“如何讲好支教故事”两个方面讲述了怎样扩大“伯藜支教”的宣传影响力。在场学员不停记录,收获颇多。

花絮5.jpg

课程设计是支教活动的核心内容,“团队共创”环节基金会陈超金老师引导学员们就各自支教团的课程框架充分交流,选取一门最具特色的支教课程,并借助“课程教案表格”带领大家通过团队共创的方式对这门课程进行重新梳理和设计,帮助大家学会如何设计好一门课程,如何用有趣的形式进行呈现。学员们共创设计的课程主题有“变废为宝手工课”“趣味自然体验课”“印染盛夏手工课”“职业规划科普课”“红色文化教育课”等,这些课程教案也将形成“伯藜支教课程教案库”,为将来更多的“伯藜支教团”提供参考。

丝瓜老师2.jpg

儿童相处和团队管理作为支教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对支教队员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培训的第二天,基金会特邀生长时刻陈思佳聚焦“儿童”和“团队”两个主要角色,借助各类工具和案例,以小组体验形式引导大家如何与孩子进行相处,如何与队员共同协作完成支教。

出征2.jpg

在出征仪式上,基金会行政总监贡国芳叮嘱道:“希望大家能够把这次培训的内容转化到支教活动中,不断总结领悟;主动实践思考,做好支教的传承工作,通过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最终服务社会,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随后他为17支“伯藜支教团”学员代表授予“伯藜支教”旗帜,期望飘扬的旗帜能够承载梦想,这个暑假“伯藜支教”的队员们可以给乡村的孩子带去欢乐和希望。

花絮11.jpg

随着所有人欢乐的脸庞被相机定格,本次“伯藜支教”培训班圆满结束。“伯藜支教”项目自2016年正式诞生,在2016年至2022年的7年里,在各大项目合作院校的大力支持以及陶学子的努力下,组建了91支支教队伍,共计977名陶学子参与了“伯藜支教”项目,他们的足迹遍及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后疫情时代,对于“伯藜支教”来说亦是一个新的起点,我们预祝2023年17支“伯藜支教团”能够顺利开展项目,希望支教队员们能够带领好2,000多名当地的孩子度过一个难忘的暑假,重新续写属于伯藜的夏天。 

花絮12.jpg

撰稿人:沈梦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