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秋季社长交流会线下工作坊顺利举行
9月9日—10日,充满活力和创新氛围的2023年秋季社长工作坊在我会顺利举行,22所项目合作院校伯藜学社的新晋社长齐聚南京参加了本次工作坊。为使此次工作坊的课程内容更加契合新晋社长们的需求,我会根据前期调研结果设计了从专题赋能到经验传承、从头脑风暴到实际问题解决的学习框架,22位新晋社长运用集体智慧为伯藜学社贡献了发展灵感和路径。
交流会伊始,我会秘书长助理兼项目一部主任江君老师代表基金会欢迎所有社长们“回家”,随后他提出了对社长们参加本次工作坊的期望:1)将本次工作坊学习到的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2)利用线下相聚的契机,不同伯藜学社的社长们可以加深认识,成为互帮互助的兄弟姐妹;3)在一年的任期中建设好学社的同时成长自己。
随后,陈超金老师带领大家通过“宾果游戏”快速打破了彼此之间的陌生感,现场氛围变得热络起来,社长们相互熟识的同时也为后续的交流和合作打下了基础。
本次参会的社长都是不久前经历换届升任为一社之长,角色转换导致的认知差异是大家当前普遍面临的困惑之一。为此,基金会特邀拥有丰富培训经验的ICF认证教练张媛老师为大家带来《新晋管理者的角色认知与定位》专题培训。张媛老师结合社团实际工作,围绕“角色转化”“目标设定”和“授权激励”三块主要内容,引导社长们通过小组交流、现场演练等方式充分理解成为新晋社长所需扮演的关键角色和需要做到的思维转化,提升了大家目标设定与管理、分工授权和激励的能力。
在“老社长说”环节,两位经验丰富的前任社长应邀重返基金会分享了她们作为伯藜学社社长的成长之路。江苏师范大学伯藜学社的前任社长李佩佩以《通过沟通提升成功率》为主题,分享了她在社团工作中与不同利益相关方沟通的经验。淮阴师范学院伯藜学社的前任社长徐文妮则以“社长职责”“跨校区管理”“社团凝聚力”为关键词分享了她的观点与建议。两位前任社长的“现身说法”为在座的社长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帮助他们提升信心去从容面对履新后的挑战。
沈梦妮老师、高冰宁老师采用"引导式工作坊"方式,带领社长们就学社发展中遇到的困境展开讨论和思考。社长们集思广益,分组探讨了“如何理解家文化的内涵”“如何培养新生陶学子积极性/归属感”“如何打造伯藜学社品牌效应”“如何为骨干团工作减负”等话题,最终收获了团队的智慧与经验,为问题的解决探寻了可行路径。
我会自创办起来,经过多年的探索,逐步完善了具有我会特色的发展型资助育人理念框架和项目体系。为使社长们更好地理解我会资助育人体系的主要目标和实现路径,江君老师详细解读了我会倡导的“发展型助学模式”所蕴含的“五个赋能维度”“四项能力培养”和“两个育人抓手”的相关含义,并向社长们讲解了《陶学子发展计划项目集》,鼓励并支持各校伯藜学社围绕我会育人理念开展各项活动。
本次工作坊还采用了一种新的交流形式——开放市集。该环节为各个学社提供了个性化展示项目活动的空间,社长们推介各自学社最有创意和价值的项目和活动,并号召大家投出虚拟货币进行“投资”。经过一番评比,扬州大学伯藜学社“爱心屋”、泰州学院伯藜学社“夜间经济创业”、江苏大学伯藜学社“生存挑战赛”成为最受欢迎和值得相互学习的TOP3学社项目活动。
10日中午,充实而又欢快的社长工作坊临近尾声,各位社长们依次诉说着自己在这次交流会中的收获和体会。
“不同院校不同经验,不同身份不同认知,一系列的思维碰撞给学社发展指明了方向。”
“我曾经想过如何把学社建设得更好,通过学习发现不同社团独特和共性的一面,学到了不同学校的项目,想回到社团去尝试,迫不及待的想回到学社和主席团交流。”
“我带着很多问题来参加活动,听了老师和社长的分享,发现问题可以尝试去解决,接下来会尝试改变。”
“我感觉自己有被激励到,不会再停在原地内耗,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
……
最后,张利伟秘书长在寄语中表示:“谢谢大家怀揣着责任心和对伯藜学社的热爱,勇敢参加社长竞选。”张秘书长结合学者对大学生社团的研究成果,肯定了社长们在完成学业之余不推卸学生骨干责任的担当精神,激励大家通过承担挑战性工作看到自己更显著的成长。
张利伟秘书长还结合工作坊的内容谈到自己对于伯藜学社定位的理解。他认为,伯藜学社是一个“互相交流、互帮互学、提升能力、公益服务、创新创业”的平台,学社倡导的文化是“关爱、合作、创新、进取”。他希望社长们结合本次所学,做好学社目标管理,把学社经验一届届传承下去。他同时还强调了学业的重要性,叮嘱各位社长做好时间、精力分配,始终把学习放在第一位。
伴随着《风从海上来》的旋律,张利伟秘书长为22位社长逐一颁发培训结业证书;至此,2023年秋季社长工作坊圆满落幕。本次工作坊不仅为社长们提供了学社发展的见解和启发,也为学社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各位社长在此次工作坊期间建立了亲密的伙伴关系,相信这种合作精神将有助于学社之间的交流分享和资源互助,我们也期待社长们引领学社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