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标题:《扬州大学伯藜支教团:跨越十年支教接力,让山之梦不断向外生长》
感恩故土,回报家乡。
在扬州大学,有个特别的大学生支教团体,他们大部分人来自贵州各地,每逢暑假便返乡支教……师兄师姐支教结束,便把支教的接力棒传给师弟师妹,这样一届一届地坚持了10年,让大山里的梦想不断向外生长,让青春在家乡的土地上绽放绚丽之花。
这个支教团体叫扬州大学伯藜支教团,从2014年以来,载梦黔行,从乌蒙山岗走到武陵腹地,支教的足迹遍布在铜仁、六盘水、毕节的乡村学校。
“受支教老师的影响,我走出了大山,后来我也走上了支教之路”
扬州大学伯藜支教团成员王园丹是德江县人,今年是她带着支教团队回乡支教的第四年。谈起关于支教的事,她讲述了一段她与支教的特殊“情缘”。
“2013年,那个时候我在读小学。受支教老师的启发,我明白了读大学是一件多么美好和骄傲的事。”王园丹说,“所以我一直努力学习,不仅考上了心仪的大学,如今已经是一名在读研究生。”
“我的切身经历,让我明白教育对山村孩子的重要性。”王园丹讲道,“高二的时候,我了解到一个叫德江县大学生联合会的回乡支教公益团体,他们一直在德江县各乡村小学支教,这更是让我萌生支教的想法。”
“2020年考入扬州大学后,我就开始支教了。2023年,我还担任了德江县大学生联合会第十一届团支部书记,负责组织联络来我家乡的支教同学,协助他们支教。”王园丹铿锵有力地说,“我希望,通过支教的方式让更多的弟弟妹妹树立起读书考大学的志向,让更多的弟弟妹妹通过读书走出大山。”
“我们希望,把特色素质拓展课堂带进贵州乡村小学,把爱的种子播撒在黔贵大地”
今年7月,扬州大学伯藜支教团来到沿河自治县新景镇回龙完全小学,开展为期21天的“心怀伯爱,砥藜黔行”暑期支教活动。该支教团的指导老师王昊说,“我们这次来支教的共有16人,其中13位在读本科生、2位在读研究生和2位指导老师。”
“我们在学校支教上课,主要采取‘3+5+X’特色课程模式,即语数英‘3’门强基核心课、音体美棋科学等‘5’门素质拓展课以及‘X’门‘第二课堂’特色课程活动。”王昊告诉记者,扬州大学伯藜支教团开设了红色启蒙类课程,以线上参观红色纪念馆、观看红色微视频、参与红色小游戏等“N种方式”让孩子们了解红色故事。
“老师们来我们这里支教,我全力做好保障服务工作,我们很感谢他们带来新的教学理念和模式,我们很受启发。”令新景镇回龙完全小学校长秦东印象深刻的是,扬州大学伯藜支教团一是将红色文化开发成红色启蒙类课程,让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了解到了红色故事,二是非遗课堂体验传统文化,让学生在学习剪纸、脸谱等非遗文化课程中,近距离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无限魅力。
最有心的是支教团为学生们举行了一场极具仪式感的开班仪式。“我们的任课老师们,都为每位孩子们手写了姓名并定制了扬州大学伯藜支教的姓名牌,每位小朋友都收到了独一无二的开班礼物。”谈及来支教的点滴,支教团成员聂泽香说,“这充满仪式感的环节,让学生们瞬间与我们拉近了距离,让他们感到满满的亲切感和幸福感。”
最温馨的是支教团成员指导学生在镜头前摆出喜欢的姿势,拍摄下一张张专属于他们的童年艺术照,让纯真的童年存于一张张印有青涩面庞的相片里。“我们还通过拍摄全家福、微电影,在方寸之间定格学生与家人相聚的幸福瞬间和记录学生上课期间的欢乐时光。”聂泽香如是说。
“我们一场跨越10年的支教接力,不仅让大山里的梦想向外生长,也让学生绽放了青春的绚丽之花”
十年来,扬州大学伯藜支教团勤耕不辍,薪火相传,以爱心支教为主,结合志愿服务与公益课堂的优势,打造出一门以素质拓展教育为核心的支教课程,并将多个公益项目融合联动,探索出了一条有心、可信、能行的“扶志加扶智,输血并造血”的乡村支教新模式。
“我们开设多门别出心裁的素质拓展课程和特色活动,为支教地中小学生提供全周期、全方位的帮助;同时联动大学生公益活动平台‘圆满假期’、立邦‘为爱上色’计划以及伯藜‘爱心屋’项目,在乡村小学进行结伴帮扶。”扬州大学学生资助中心副主任、伯藜支教团指导老师马颖介绍说。
扬州大学伯藜支教团支教公益事迹与支教模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和点赞,多次被支教地团县委、学校表彰为社会实践服务“优秀团队”。2023年,扬州大学伯藜支教团还被评为江苏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先后被新华日报·交汇点、中国青年网等各级媒体报道。
“回望十年支教路,情系贵州共筑梦,虽然学生们只是一次或两次短暂的支教经历,但受益是终生的坚韧之志。”马颖说,“所以,大学生支教是既帮助了山区里的孩子,又得到成长和锻炼。”
十年间,扬州大学一批又一批勤思敏行的有志学生通过伯藜支教团得到淬炼成长,队伍中先后涌现了多名“优秀志愿者”与“优秀支教老师”,70余人次获得全国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优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