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中国青年网报道江苏科技大学伯藜支教团故事,“当你扑进我怀里的时候,方觉得这一趟没有白来”。
江苏科技大学伯藜支教团。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曹一帅 摄
中国青年网河南7月31日电 (通讯员 张艺)
当你扑进我怀里的时候,方觉得这一趟没有白来。
当你对我露出最真挚的微笑的时候,方觉得与你们一起度过的时光真好。
支教的第一周恍然而逝,高温也如期而至,支教队员和孩子们没有任何退缩。回顾这一周,是满满的收获与感动。这是江苏科技大学伯藜支教团来到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东风乡西陈小学的第三个年头了。
孩子们上课认真听讲。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曹一帅 摄
第一天清晨,支教团伴着薄雾和泥土的气息前往西陈小学。还是去年的那条小道,令人欣喜的是,通往学校的小道今年修筑了一条水泥路。
当支教团到达小学的时候,已经有许多孩子和家长在等候。夏日早上的西陈也让人满头大汗。本来还在路口远远观望的孩子们看到支教团一步步靠近,或激动地跑进学校里宣告支教团到来的消息,或害羞地躲进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怀里。
“小朋友,你好。”
“老师好”。小朋友的回答中还带有一丝丝害羞。但正是支教队员的这种主动,孩子们也渐渐地主动和老师们打招呼。
第一堂课永远是值得铭记的,每个班级的第一节课是班会课。班主任给同学们每人发了一个本子和一支笔作为“见面礼”,孩子们脸上的笑容便是最好的回馈。就这样,孩子们渐渐地敞开了心扉。
“那么老师接下来要找找老师的小助手了,谁想当班长呢”?“我”!“我”!“老师,我也想当”!
从小朋友们那一声声响亮的回答声中,支教团感受到了孩子们的热情;在同学们争相竞选班干部时,老师们看到了孩子们的自信;课间孩子们缠着老师玩耍时,最初的那一丝丝陌生和胆怯也在大家的欢笑声中烟消云散。
专注的老师和孩子们。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曹一帅 摄
《苔》这首诗是支教成员李婵教孩子们的第一首诗,她说:“《苔》这首诗蕴含着很深刻的意义。我觉得诗中的‘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能够代表这些孩子们,他们虽然生活的条件很艰苦,但是我希望,有一天,他们也能像牡丹一样绽放”。
“上善若水,静待花开”便是最美的教育情怀。每个孩子都是一颗花的种子,每粒种子都孕育着一个梦。这里的孩子没有完善的硬件设施,也没有雄厚的师资力量,但他们渴望知识,向往未来。
孩子虽小,却简单、真诚。第三天下午放学,二年级小朋友刘岩拉住班主任李婵的衣角说:“老师你今天真漂亮,谢谢你送给我们的奖品和你教我们的《苔》,我们真的好喜欢你,我们会永远记住你的。”
小朋友们总是那么天真,那么可爱,总是会给人出其不意的惊喜。
你们最简单的话语,却让我们感动至极。
支教第六天,气温持续升温,下午支教队提前半小时到学校时,发现孩子们在校门口等待多时,满头大汗。老师们心疼地责怪他们,孩子却说:“俺想早点来学校,能见到老师。”老师们的心瞬间被融化,也不忍心再责怪,赶紧领着孩子们进入教室休息。
简单的一句“俺想早点来学校,能见到老师。”便是对支教团最大的信任,也给予了支教团最大的动力,而对于支教团来说,更多的是感动和心疼。
课间欢乐的孩子们。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艺 摄
一天下午放学,三年级班主任张婷手捧一束“百合花”,幸福感溢于言表。这是三年级手工课老师朱顺鹏教他们折的。同样幸福的还有一年级班主任张艺。
每次上完自习课,支教成员张艺都会抱着一堆折纸和图画,有爱心、青蛙、千纸鹤、纸扇子还有些说不出是什么的折纸,每一个折纸张艺都会把它们收好。她说:“我很喜欢这些折纸,这里的孩子们没有很多彩纸,只有我们老师上课才会发,他们平时就用本子上的纸,折完送给老师们。我能感受到孩子们想和我们多说些话,想听我们鼓励他们,所以我会尽力和他们多说话。孩子们往往是最简单的,他们想把最好的都给你”。
感恩,在点点滴滴间。
下课了,蓝天白云下的西陈小学十分热闹,和校园外绿油油的玉米地相辉映。
孩子们下课最爱对老师说的就是:“老师,我们玩‘吸血鬼’吧”。其实就是石头剪刀布的升级版。但就是这么个简单的游戏,老师们的加入就会让孩子们更加快乐,所以只要老师有空就会和孩子们一起玩。
课间短短的十分钟,我也想让你陪我玩儿。
孩子们的世界很单纯,只要你对我好,我就会把最好的都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