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的那边,有一双双渴望学习的眼睛——记南通大学伯藜学社社杨晓雷家乡助学路
发布时间 :2014-10-23

      “作为一个从大山里走出去的人,我深知其中的不易,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能让家乡的侗族孩子在这条路上走得轻松些。” 来自广西的侗族小伙杨晓雷说到这些的时候,腼腆地笑着。

    杨晓雷,于2012年成为一名陶学子,在刚刚过去的这个暑假,他和我社其他四位成员结束了为期十四天的广西三江县知了小学支教活动,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我社“助学创业,利己达人”的宗旨。

挑战:暑期兴趣辅导班

    大山里有最美的风景,还有一双双渴望学习的眼睛,遗憾的是,却没有与之相配的学习条件。坐落在云贵高原东南麓的广西三江县知了小学,仅有6名老师,而他们却担负着整个小学6个年级以及一个学前班所有科目的教学任务。硬件设施的落后,也使得教学十分艰苦,夏无风扇祛热,夜无电灯照明,学校甚至没有足够的教室安置244位学生,他们每天只能挤在桌椅残缺不全、昏暗狭窄的教室里学习。

    2012年暑假,刚刚高考结束的杨晓雷并没有选择放松自己,而是自发组织创办了知了小学有史以来第一个暑期兴趣辅导班。他比谁都清楚,“大学生”这个称呼在寨子里不仅是一种荣誉,还代表着一种责任。

    辅导班的创办过程并不是顺利的,作为寨子里第三个走出大山的准大学生,杨晓雷迫切需要同行者,可是到哪里找人呢?他想到了村里的其他两名大学生,于是他一次次跑去和他们进行商讨,最终说服他们与自己一起创办这个暑期兴趣辅导班。迈出了第一步,杨晓雷有了信心和勇气走下去。向校长借教室、借教学设备,去获得村干部的批准,最重要的是他们还要去劝服村里人愿意放心地把孩子交给他们。之后又忙着在寨子里宣传,找几个高中生志愿者加入进来。待一切尘埃落定,杨晓雷深深舒了口气,“感觉就像打了一场仗似的,很累,但是赢的感觉很开心!”

    由于师资力量不足,课外图书缺乏,平时孩子们在学校只能学习一些语文数学等必修科目,因此杨晓雷的辅导班决定用音乐和美术给他们打开一扇全新世界的大门,“一开始孩子们其实蛮不开心的,因为暑假还要上学,但是没过几天,一个比一个积极,最后几天甚至在我们之前就早早到了教室。”杨晓雷对孩子们的改变很欣慰,即使自己累点儿,但只要孩子们能学到一点东西,就够了。

    也正是这样一次自发活动,让杨晓雷和孩子们的心紧紧相贴,再也割舍不下。除了暑假的兴趣辅导班,寒假时他还会组织孩子们排演节目,到大年三十在村里举办新年联欢晚会。“无论什么时候,孩子们的表演永远不会缺观众,总是里一圈外一圈地围着很多人。”谈起这个,杨晓雷一脸自豪。

缘分:伯藜学社为助学添翼

    收到南通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内心除了圆了大学梦的欣喜,杨晓雷更多的还是担忧,因为大学四年的费用对他的家庭来说是一笔很大的数目。杨晓雷的家乡——广西三江县知了村,至今仍是国家级贫困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山区的土地又贫瘠,家家户户的庄稼只够自家人裹腹。除此以外,没有任何经济来源,青壮年只能丢下老弱妇孺,出山务工。

    随通知书一起寄到大山里的还有资助贫困大学生的资料,从中杨晓雷发现了“伯藜助学金”——这是由新加坡著名实业家陶欣伯爷爷创办用于资助家庭贫困却志存高远的在校大学生。入学后,凭借优异的成绩,杨晓雷申请到了伯藜助学金,加入了伯藜学社。在学社里,他遇见了一群和他情况相似的“陶学子”,在一次次活动和交流中感到了家的温暖。

    初来南通,杨晓雷既被大城市的繁华和美丽所吸引,又被远离家乡的孤独感所包围。所幸的是,学校提供的各种补助政策,老师和同学给予的理解、关怀与包容,这一切逐渐温暖了他,让他能够毫无芥蒂地学习和生活。开学没多久,杨晓雷离开大山的第一个生日,陶学子们为他举办了一场生日聚会,那是他20年来最为感动的生日记忆,现在提起,杨晓雷依然泪湿眼眶。

    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让杨晓雷很快融入到大学集体,但在他心底的最深处还有一件事始终放心不下——那是家乡那一双双渴望求知的眼睛,他一直在想怎么才能给家乡的孩子带来更多的帮助。“我的家乡给了我很多,我不希望它永远背负着贫穷的标签,也不希望山里的孩子像我们的祖祖辈辈一样,没有知识、没有能力、不知道生活还有除了种地还有其他的意义。”杨晓雷是在山中淳朴温馨的环境下长大的,那个叫知了村的小寨子是他难以割舍的存在。

    大一下学期在商量讨论学社年度工作计划的时候,杨晓雷就提出了帮扶贫困山区孩子上学的方案。方案提出便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一致认可,并最终确定以知了小学为社团爱心帮扶山区项目的第一个试点。我社小伙伴们通过义卖募捐、勤工助学等方式筹集了善款2855元,他们用这笔钱买了各类学习用品送到知了小学里每位小学生手中。这一切无疑给了杨晓雷很大的鼓舞,然而他想做的绝不只是这些,他还想带着陶学子亲赴山村支教,给知了小学的孩子带去榜样,告诉他们,只要努力,就有走出大山的希望。

成果:知了小学支教行动

    今年暑假,伯藜助学基金会的一份暑期社会实践文件让杨晓雷看到了给家乡孩子带去山外风景的希望,他跟我社的成员交流了关于去知了小学支教的想法,大家听了很激动,都愿意和他一起试一试。在老师和学社小伙伴的帮助下,杨晓雷开始着手准备各种材料申请“暑期知了小学支教”项目,这个他精心酝酿了两年的项目最终通过了!

    7月10日,南通大学学工处唐新林老师带着杨晓雷等五名陶学子来到了广西三江县知了小学。村里人的热情是杨晓雷没有想到的,当天下午村里的大喇叭就将我社支教小分队到来的消息送到了寨子的各个角落,自此之后他们的住宿地——杨晓雷的家里就没有断过人,村民和孩子不管出来做什么事,总要绕到杨晓雷的家里去转转。村民们会热情地拉着陶学子的手拉着家常,孩子们喜欢拉着他们的衣角跑东跑西,问这问那。

    支教的困难无法想象:山区里每顿饭都要自己去山上挖菜、四个大男生挤在一张单人床上、陶学子平均每天十几节课时,预期的招收50名学生变成了最终的109名……但是,没有人放弃。即使一个班变成了三个班,五名“老师”,七门课程,从写作到物理实验,从外语到医疗与卫生,所有的陶学子都在默默地坚持着。

    授课过程中,陶学子经常和孩子们围作一团,孩子们手里握着画笔,脸脏得像小花猫,眼神晶亮,扬起的笑容灿烂明媚,即使背后是昏暗简陋的校舍,可也不曾让他们的笑容有丝毫减色,欢快的笑声冲出了教室、冲出了大山,柔软了每一个人的心房。短短的两周,从女大学生被调皮的孩子气得掉眼泪,到最后这个孩子哭着拽着不让她走;从和村里老人完全没办法交流,到只从神情动作就能稍稍理解他们的意思;从一开始对山区老师的尊重和陌生,到最后一晚酣畅淋漓的彻夜长谈。感情,在不知不觉中升华了。

    知了寨村支书杨明和校长张世杰对此感动不已,他们说,虽然这次支教活动带给学生的文化知识是有限的,但是南通大学“陶学子”所树立的积极向上的榜样力量却是无穷的。村里的大喇叭不时地吆喝着让孩子们好好学习,以后争取考上南通大学,这样直白质朴的表白让陶学子们红了眼眶。

    离别的那天,陶学子们和前来送行的村民都很沉默,唯有空气中那浓浓的离情别绪在诉说着不舍。孩子们将自己的梦想写在卡片上,郑重地交到陶学子手中。文字或是图画,每一个梦想的背后都是他们对陶学子的感激和不舍,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在表达着此次支教的成果。陶学子带着孩子们的梦想踏上了回校的路,承诺一定会让更多的伯藜学社的哥哥姐姐知道他们的愿望,虽然今年支教已经结束,但是爱心之路才刚刚开始。

   这次支教活动虽然只持续了14天,但是却燃起了山里孩子的希望,希望能突破那无边无际的绿色壁障,迎向更广阔、更绚烂的世界!


支教团队在知了小学校门前合影。(右2为杨晓雷)


 山区孩子们好奇地研究摄像机。


 陶学子在授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