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假期社会实践带队老师)
—–微爱公益团队暑期社会实践札记
工作久了,八股文写得越来越溜,却发现五年来,自己没有留下一篇真情实感的文章。难道真如那堆学生娃娃们说的那样“年龄越大越不敢爱了吗?”今年我整26岁,工作已经快满5年,曾经也是一名在“博学至精,明德至善”校园文化环境中熏陶七年的一名大学生,充满了理想与激情,一直想打造一支凝聚的有希望的团队,可是不知从何时起,我感觉不再年轻,不再有激情。
在确定伯藜“微爱”公益团队要赴泰兴市残疾人托养中心开展暑期社会实践项目以后,我6月30日提前前往位于泰兴市河失镇的托养中心进行课程对接、社会实践具体事务安排。第一次见到了60多个16-60岁托养的以智力残疾为主的残疾人,他们的热情、蜂拥而上、一言一行,开始让我感觉到有点恐惧,面部扭曲地表情让我感觉到了一丝的狰狞。我有点不知所措,我往后退缩着,曾经自诩我很有爱心,一点点的感动就能戳中我的泪点,每次的捐赠总是抢着捐,志愿帮扶、红色之旅做了一次又一次,但是这次却感觉到了自己内心的爱原来还是如此地片面、空洞、苍白无力。我一遍遍地告诉自己要镇定,接触聋人大学生、脑瘫儿童、白化病、肢体残疾的学生其实已经很多、很久了,为什么就不能HOLD住这些40、50岁年龄下,只有3、4岁智商的大叔们。
7月12日带着学生正式走进了泰兴市残疾人托养中心开展为期8天的暑期社会实践,全程跟着学生志愿帮扶的两天,我的内心充满了震撼和感动。60多名园友如3、4岁的孩子一样,不停热情地喊着老师;为了得到老师的一个表扬,他们会努力地不停重复一个动作,直到你赞许他为止;为了打扫干净院子里的卫生,他们直接用手在地上包裹灰尘;就因为我们昨天给他们上的一堂蛋壳贴画课,他们吃早饭时把鸡蛋搜罗着时刻带在身上,认为这个是值钱的宝贝不肯丢弃;吃午饭时,虽然托养中心给他们加了一次又一次饭菜,在我即将倒掉剩余饭菜时,有园友竟然用祈盼的眼神望着我,希望我倒给他,并且不要告诉其他人;走进他们的宿舍,一年四季只有一双凉鞋,而且还是入住到泰兴市残疾人托养中心后,用庇护工厂制作的丝网花换取而来;在他们的眼里,我们一下子变成了他们世界里最美的人,希望一刻不要离开…………点点滴滴,一幕一幕,无时不在震撼着我的灵魂。看到身边的学生,也在实践中感受着他们的纯真可爱带来的感动,感受着残疾人希望获得尊严和幸福的需要!
曾经看到《中国教育报》上讨论:什么是真正的教育?有人主张“爱是真正的教育”、“保护是真正的教育”、“树人是真正的教育”;也有人认为“启智是真正的教育”、“传道是真正的教育”、“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认为:只有震撼触摸、牵引人的灵魂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正如北京大学在任最长的校长蒋梦麟先生当年曾说过的一句话:“教育如果不能启发一个人的理想、希望和意志,单单强调学生的兴趣,那是舍本逐末的办法”。
我庆幸自己能参加这次暑期社会实践,能够作为团队老师全程参与其中,不光是学生启发了理想、希望、意志,也让我感受到了自己身上沉甸甸的责任,再一次洗涤了我的价值观。“努力让更多的残疾人获得尊严、过得更加幸福”,不能只是一纸空谈,需要更多富有爱心的从事特殊教育、残疾人事业的年轻人,更多的血气方刚、具有博爱情怀的中国人加入进来,贡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微微之爱。
2015年7月14日9:40写于泰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