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中国社会科学报》刊载文章《社会力量在教育扶贫中的新作为》,作者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汪育文老师。
文章从资源汇集效应、赋能助力效应、主体协同效应、平台构建效应等方面分析了在教育扶贫中社会力量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认为其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其中特别以江苏陶欣伯助学基金会为例,肯定了我会“借助社会组织的特点和优势,提供经济赋能、心智赋能、学业赋能、实践赋能和创业赋能五个维度的助学实践项目,与合作学校协同培养和提升受助学生的认知力、学习力、沟通力和创新力,在实现从‘扶教育之贫’到‘依教育扶贫’转变中展现出新作为。”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我会在整合社会资源、搭建平台,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方面的正向作用。
文章认为,社会组织参与教育扶贫,已经从注重学费援助、设施捐助等“硬公益”转向对贫困地区学生成长成才的“软服务”,逐渐从“扶教育之贫”发展到“依教育扶贫”,此类造血式教育扶贫可以激发受助群体的内生动力,使部分贫困家庭减贫脱贫。
相关内容摘录如下:
社会力量参与教育扶贫具有赋能助力效应
由机会公平向过程公平发展是教育公平的必然趋势。 新时代党和国家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需要在政府“供给”机会基础上,让每个家庭贫困学生有平等人学的机会;另一方面,需要学校面向个体“需求”,让每个学生获得适合自身的教育,真正从“有学上”向“上好学”和“就好业”转变。社会力量参与教育扶贫,表现出的灵活性具有政府和高校不可替代的优势,不仅可以让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获得教育的机会,而且可以通过自身资源优势让该群体得到应有的历练,从而实现能力补偿,提高受资助群体的整体素质。新加坡华裔实业家、江苏省慈善总会名誉会长陶欣伯先生创办江苏陶欣伯助学基金会,助学宗旨是“遴选从农村、边远地区出来的有志青年,让他们有机会接受大学教育,通过高校和基金会的帮助和赋能,使他们有能力以切实的步骤构造连接乡村和城市的桥梁,以回馈基层社会”。该基金会借助社会组织的特点和优势,提供经济赋能、心智赋能、学业赋能、实践赋能和创业赋能五个维度的助学实践项目,与合作学校协同培养和提升受助学生的认知力、学习力、沟通力和创新力,在实现从“扶教育之贫”到“依教育扶贫”转变中展现出新作为。
社会力量参与教育扶贫具有平台构建效应
社会力量的多样性也带来了平台多样性的特点,仅以参与教育扶贫的社会组织来说,有关注学校事业发展的校友会,资助贫困学生群体的慈善组织,有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的行业企业,还有援助学生成长成才的救助中心。这些社会组织拥有丰富的资源力量、独特的育人平台,分散在不同行业,分布在不同区域,有利于发挥社会组织、行业协会、商会的优势,形成不同类型的平台和组织,建立快速稳定的互动沟通机制和信息发布机制,有效推动社会优质资源高效利用。当前,大多数参与捐资助学的社会力量围绕学生能力提升和发展需求进行了大量的尝试和实践,注重与素质拓展培训机构、企业管理咨询机构、人力资源咨询机构、创新创业培训机构进行合作,形成不同类型的资源共享平台,助力受助学生成长成才,从而实现受助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教育目的。江苏陶欣伯助学基金会与戴顿大学、新加坡管理大学、精锐教育等高校或社会机构形成育人联盟,利用自身的影响力和社会资源与其他社会机构协同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