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扬州8月26日电(通讯员 王园丹 陈秀月) “青年一代,既是追梦人,也是圆梦人。”新时代新青年在追求自己梦想的同时,也逐渐扮演起了圆梦人的角色。2022年7月中旬,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扬知耘梦,伯爱黔行”爱心支教团来到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复兴镇中心完小,开展为期20天的暑期素质拓展型支教活动。在这里传道受业解惑、真诚陪伴育人,发动乡村教育引擎、让教育更有“温度”、让青春梦想飞得更高更远。
图为“扬知耘梦,伯爱黔行”扬州大学伯藜支教团成员向学生家长介绍此次支教活动报名的相关事宜。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陈熙 供图
国家要富强,民族要振兴,人才是关键。想要真正教育好学生,让学生成为国家需要的专业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多元型人才……首先都需要正确地认识学生。在谈到应该如何正确认识学生时,吴丽老师认真地说道:“就如诗人纪伯伦写到的那样:‘她不是藏在皱褶树皮之下的浆液,也不是附在禽鸟身上的羽翼,她是一座花开不断的园子,是一群飞翔不息的天使。’学生们也是这样,每个小朋友都有着自己的保护色,保护衣里裹满了真诚与善良。老师需要做的就是在充分认识和了解小朋友之后,帮助他们打开自我,真正地感受到快乐,之后才能更好地学习。”
图为“扬知耘梦,伯爱黔行”扬州大学伯藜支教团暑期素质拓展班的学生在课堂上认真记笔记。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杨盈 供图
以翰墨书香养浩然正气,以专业力量雕琢时代新人。在初步了解、认识学生后,支教团开始正式授课。肖多老师在人文地理课上带着小朋友们一寸一寸丈量华夏国土,一步一停,从一张张图片中了解中国的省份分布、在一行行介绍中认识西南地区的旅游景点、感受两个特别行政区先后回归祖国时的庄严和快乐。同学们在演示文稿的放映中一步步走进地理这门学科,更加了解祖国、热爱祖国,书写出超越距离的信仰答卷。
在问到小朋友还有哪些喜欢的课程时,梁易航同学激动地说道:“在科学实验课上,同学们在陈熙老师的专业指导和严格要求下动手实验,按步骤有序进行,既可以让大家变得耐心一些,也能帮助我们养成遵守纪律、严谨认真的好习惯,作为班长的我也能从中学习到一些管理班级的好方法!”
“值得一提的是,在王园丹老师所教授的红色启蒙课程上,同学们最开始只了解党是辉煌的,鲜少有小朋友知道辉煌之下的故事,那些致力于救亡图存的革命者与他们的故事并未能够在我们新一代青年口中传诵,但上过王老师的寻迹扬州系列课后,我们了解了扬州的历史与人文、认识了熊成基、曹起溍和许晓轩等革命历史人物。而且通过课堂讨论、游戏等方式推进红色文化走入我们心中,增进了大家对于红色文化的兴趣,也将红色文化的种子播入我们心间,生根发芽!”邹雅欣小朋友兴奋地说。
图为“扬知耘梦,伯爱黔行”扬州大学伯藜支教团队长王园丹给暑期素质拓展班学生讲授红色启蒙课程——《少年周恩来》。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彭瑶 供图
学习从不只是停留在小小教室里的演示文稿和三尺讲台之上,更要让学生多在课堂以外的地方学习新知识。对于这个问题,彭湖媛老师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她自信地谈到:“作为舞蹈老师,我带着孩子们在太阳公公照耀下跳元气满满的舞蹈,跟着音乐舞动,既锻炼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也能培养良好的节奏感,可谓一举两得。”
图为“扬知耘梦,伯爱黔行”扬州大学伯藜支教团举办的“小小乒乓球,点亮大梦想”乒乓球比赛活动现场。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袁丽 供图
此外,陈雨露老师着重强调道:“家庭教育也是学生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这两者的关系就好比楼房、庙宇中的廊和柱,只有达到平衡才能撑起房屋,为整个家遮风挡雨。”因此,伯藜支教队正式上课第四天时,老师们就开始走访了解孩子们的家庭情况,了解到当地孩子父母大都外出务工,爷爷奶奶照看孩子或是监护人忙于工作没有时间照看孩子是最为普遍的现象。对于这一矛盾点,支教队副队长朱蝶老师回答道:“父母忙于工作固然可以理解,但是陪伴孩子成长也十分重要。只有将两者都关注到,综合考虑寻求最优解,才能真正将‘有意义’的事情做出‘真效果’。”
图为支教队员队员们前往学生家庭开展家访活动并普及学生资助政策相关知识。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肖多 供图
德江是一个普通的小县城、复兴镇是一个寻常的小乡镇,这里的每一名同学、每一位支教老师都是平凡的人,但每一个人做的事情都不平凡。 在这段时间里,老师带着孩子学习更多的知识、将目光放远投向外面的世界、陪伴他们度过这个炎热的暑假,以众多熊熊燃烧的真诚育人之心发动乡村教育引擎。往后岁月流转,江河奔腾,尊师重教的信念也必将在德江县城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图为“扬知耘梦,伯爱黔行”扬州大学伯藜支教团全体成员与学生的集体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陈江涛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