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家乡学子,助力乡村振兴——16支伯藜支教团暑期志愿服务点滴
发布时间 :2023-10-07

伯藜支教项目自2016年起正式启动,由江苏陶欣伯助学基金会资助和策划,由各校伯藜学社组织实施;基于促进陶学子暑期返乡送教、为山里的孩子打开一片看得到的天空的想法,在多年实践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前期培训、课程设计、夏令营实施方法和经验,同时也成为陶学子最喜爱的社会实践活动之一。

2023年,来自16所高校的16个伯藜支教队成功送教下乡,他们深入江苏、安徽、河南、广西、贵州、陕西、宁夏等地的偏远山区或乡村小学,为当地孩子贫乏的暑期生活谱写多彩旋律。

IMG_20230715_111142(1)(1).jpg图为南京师范大学受助生指导支教地孩子们开展科学小实验

支教团成员均为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村学子,他们于江苏高校求学相遇,农村艰苦的条件从没有让他们退缩,反而激发出他们的责任和担当。在学校和基金会的支持和帮助下,他们积极响应“三下乡”号召,自发组成支教队伍奔赴最需要他们的地方。

师者为范,守护村寨孩子寻梦

QQ图片20230906112359(1)(1).jpg图为东南大学受助生与当地师生合影

东南大学伯藜支教团“一路黔行”成立于2019年,他们的支教目的地——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古州镇第四小学——正是少数民族孩子聚集的希望小学之一。这里的同学以从山区移居的留守儿童为主,普遍存在家庭教育不充分等基础教育问题。

榕江县中国乡村教育的先驱——国立东南大学黄质夫先生1939年投身乡村教育的地方,本次带队老师周勤教授已经在贵州支教11年,在榕江一中支教8年,支教的奉献精神在一代代师生身上传承。

奉献农村,展现当年青年风采

WPS图片(1).jpg图为江苏科技大学受助生讲解趣味英语课

江苏科技大学伯藜支教团悉心守护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党店镇大翟学校的孩子们。支教团成员克服生活方面的种种困难,没有床就在办公室打地铺,没有食堂就自己买菜做饭。同时,在教学方面更是精益求精。支教队伍出发前就提前了解孩子们的课程基础以及需求,并进行多次集中备课,只为呈现给孩子们最好的一面。

定点支教,助力苏陕扶贫协作
11.jpeg图为泰州学院受助生与西关小学的孩子们共度暑假时光

7月7日,泰州学院伯藜学社11名师生组成的伯藜支教团辗转千里来到陕西省咸阳市长武县昭仁街道西关小学,开展为期18天的暑期支教。这也是该校师生与西关小学的第3次相遇;像这样的暑期支教活动,泰州学院伯藜学社从2017年开始,已经坚持组织了5年。今年的支教活动服务100余名当地学生。“陶学子”运用专业知识,针对各年龄阶段孩子开展趣味课程:书法、古诗词、素质拓展、手语操、舞蹈。孩子们在多彩的课程中逐步拓宽了眼界,增强了自主动手和逻辑思考的能力。

千里送教,赓续非遗文化血脉

22.jpg 图为水塘小学的孩子兴奋地向支教老师展示自己的剪纸作品

“老师!你看!我剪出来了!”完成剪纸的小朋友们十分激动、自豪地说道。

7月16日,扬州大学伯藜支教团远赴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长堡镇水塘小学,开展为期20天的“伯爱黔行,藜想为伴”暑期爱心支教活动。行前,团队成员积极地向扬州非遗剪纸技艺传承人章荣老师请教学习,不远千里将这一非遗技艺带到山区小学。队员们从折、画、剪三个步骤细心指导、学练结合,带领孩子们深入了解扬州剪纸的艺术特色、发展脉络、文化内涵等。

薪火相传,爱心送教生根发芽

33.jpeg图为盐城师范学院暑期夏令营特色小课堂之一

作为支教团成员之一,小姚是2022年底加入盐城师范学院伯藜学社的新生小陶。

就在五年前,她还是盐城市滨海县港城初级中学的一名受助学生,同时也是2018年盐师伯藜支教团的支教对象。

从那时起,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五年的时光,见证她怎样接过支教的火炬,从受助生变身支教老师。当初播下的种子,在不为人知的日子里生根发芽,茁壮地成长。

媒体关注,时代青年使命担当
44.jpeg图为江苏大学受助生在演示“指纹探案”小实验

自7月1日第一支伯藜支教团正式开展支教活动以来,16支伯藜支教队伍相继出发,持续收获到当地媒体的关注。《人民日报》转载报道了淮阴工学院伯藜支教团走访慰问抗美援朝老兵周绍杨爷爷和老党员蒋同礼的故事;《中国妇女报》头版报道了南通大学伯藜支教团扎根基层沃土、送教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独峒镇知了小学的画面;“中青网”连载报道了南京理工大学伯藜学社奔赴曾经的“贫困村”见证乡村振兴成果的故事。此外,《咸阳日报》《贵州日报》《淮安日报》“大河网”“澎湃新闻”“交汇点”“紫牛新闻”等地方媒体纷纷报道了伯藜支教的故事,江苏受助学子的使命担当精神四处传唱。

55.jpeg 图为南京中医药大学受助生指导孩子们开展夏令营汇报演出

行前培训,系统学习有序实施

66.jpeg 图为在出征仪式上,基金会贡国芳老师为各校伯藜支教团授旗

要想成功组织实施一次乡村夏令营活动,光有美好的愿望还不够。行前,基金会为各校伯藜支教团精心设计了一系列线上线下课程,系统传递开展乡村夏令营活动的知识、经验和技能,包括:团队组建、儿童相处、课程设计、安全教育、风险管理、支教宣传、队长分享等。

此外,各校学生工作处分别牵头举办了伯藜学社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队员面试和行前培训,其中,南京中医药大学伯藜支教团仅试讲就进行了三轮,江苏大学伯藜支教团有针对性的结合去年对宁夏的支教经验调整了课程设计和活动环节,南通大学伯藜支教团的成熟做法还吸引到当地其他支教团队的参观学习……进一步实现定点和持续支教、实现夏令营标准化将成为伯藜支教的打磨方向。

了解更多伯藜支教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