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助学到“铸人”
——江苏师范大学伯藜学社多举措引领贫困生成长
“我一直觉得我们这样一个组织并不仅仅是一个社团,它更像是属于我们的大家庭,经过了新老成员半年多的相处磨合,希望大家都能在学社中收获温暖、力量和成长!”日前,伯藜学社召开年中工作总结大会。
每一年,江苏师范大学伯藜学社的集体活动总是充满着激情与感动。伴随着这些年走过的光辉历程,伯藜学社的精神宗旨如春风一般慢慢吹进同学们的内心,播下希望与期待的种子,结出青春梦想的五色花。
创新选拔机制,深化“五大赋能”
伯藜学社的前身是江苏师范大学行健社,成立于 2007 年,是由江苏师范大学获得江苏陶欣伯助学基金会资助的全体学生自发组织成立的校级学生组织。伯藜学社发展至今,已覆盖全校23个学院近百种专业,现有199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依据经济赋能、心智赋能、学业赋能、实践赋能和创业赋能等“五大赋能”为中心,伯藜学社覆盖陶学子培养帮扶全过程,旨在激发陶学子自我管理、社会认知和创新创业能力,深化建设发展型助学平台。为此,社团创设出“实践+”陶学子选拔机制,以家庭情况作为重要考量的同时兼顾考察新生的学习、实践能力,通过“宣传—笔试—素拓—面试—团辅”五大环节,为团队不断注入新活力,实现高效优质发展。同时,学社设有严格的资助培养章程。按照基金会的要求,历届陶学子都严格施行“年度年中两审核,德育智育双把关”的考查制度,一旦发现弄虚作假、课业挂科等违规行为,立即取消被资助资格。
在创新选拔制度与贯彻覆盖式帮扶的双重合力下,陶学子在学业、创业等方面取得傲人成绩。夏智慧同学获得2019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称号,多名毕业生陶学子保送至“双一流”高校攻读研究生,数十名同学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费孝通立德奖学金、叶圣陶奖学金,多名同学在各类省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学科专业竞赛、志愿服务活动中收获高水平奖项,硕果累累。有了伯藜学社的助力扶持,陶学子在精神和意志多层面得以提升,逐渐具备摆脱贫困的能力,真正走上自立自强之路。
“我们始终坚持基金会‘资助贫困有志,奖励品学兼优,鼓励回乡创业,服务基层社会’的宗旨,通过学业帮扶、实践拓展、心理辅导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开展提升学社学生的能力,帮助其成长为自立自强、贫困有志、开朗思辨的优秀大学生。”江苏师范大学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潘彤老师说。
厚植“家”文化,注足情感关怀
不久前,社团成员王涵与团队成员积极准备“江苏省伯藜创业计划”大赛。来自不同地方的团队成员利用自己的家乡资源,为创业计划的实施筹备一手资料。
“我和团队成员前后准备了一个多月,但是由于大家都没有创业的经验,在参赛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问题。张老师和社团的学长学姐在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给我们提供了帮助。”王涵说道。
备赛期间,社团指导老师张胜楠帮助王涵团队成员一起拟定计划书、制作PPT,一字一句打磨计划书语言,一张一页布局PPT框架,最终落实到每一个案例,细化到每一处设计。温暖,有爱,是陶学子们对于学社氛围共同的认识。
“伯藜学社最重要的就是注重并发扬‘家文化’,营造伯藜一家亲的良好氛围,教会学生们生存的技巧,指引他们前进的方向,让他们感受到家人般的温暖,收获炽热的友情。”江苏师范大学学生处处长崔成前表示。
同时,学社定期举办学习交流会、分享座谈会,深入了解陶学子的学习生活,给予陶学子情感关怀,通过陶欣伯助学基金会向家庭经济困难的有志青年施以援手,在经济、心理、能力等方面赋能。
辩论赛、古诗词文化活动、晨读以及手工DIY等也是伯藜学社的特色活动。这些活动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更是加强了集体的凝聚力。正是陶学子们对伯藜学社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使得“家”文化氛围更加浓厚,使得学社老成员在学业、创业和社会实践等方面提供积极支持和引导,形成老新“传帮带”的互助模式。
支教+调研,构建项目育人
“在伯藜学社的这四年中我得到了很多帮助,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社团的支教活动。在我们的努力下,原本沉默自闭的孩子,逐渐变得阳光、自信,我想这就是支教的意义。”本科生董梦园回忆道。
自2017年起,每年暑期,董梦园都会跟随社团前往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仁县等贫困地区展开支教扶贫活动。在支教过程中,董梦园和伯藜学社的成员们积极关心并致力于解决贫困留守学生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的问题。
通过实行支教成员与留守家庭“一对一”沟通模式,伯藜学社的成员们准确全面掌握了留守学生的综合情况。根据学生们的性格特点、学习行为等具体表现,成员们紧密结合专业所学知识,不断摸索创新出符合具体学情的教学方法,创新性地开创了以课堂、实践等为基础的“阅读存折”“雨露计划”等活动,形成了支教特色双向单元。
与此同时,为了能够鼓励和规范陶学子在本社团中开展自助、互助、助人活动,伯藜学社还为他们提供假期服务社会的渠道,组织团队前往陶学子家乡开展丰富的调研活动,培养学生的认知力、沟通力和创新力。社团成员李梦瑶在河南省信阳市浉河港镇开展了“茶叶现状”调研活动,杨国梅在贵州省开展了“黔东南特色旅游文化”调研活动……通过调研活动,陶学子将平日所学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实践能力得到了锻炼,视野才干得以提升。
“伯藜学社的陶学子贫困有志,乐观健康。他们积极参加支教、调研、创业等活动,在获得资助的同时,也在传递爱与温暖,传递坚强与自立的精神。相信陶学子们未来一定会成为社会各界的中坚力量,相信学社一定会发挥更大的辐射力和影响力,成为推动贫困学子健康成长的引领力量。”江苏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刘广登表示。